1月8日上午,“201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京舉行,中航工業規劃申報的“預應力整體張拉結構關鍵技術創新與應用”項目,獲頒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國家科學技術獎由國務院設立,屬于我國最高級別的科技獎項。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授予在各個領域實現重大技術突破、做出創造性貢獻的中國公民和組織,此前獲獎的“載人航天”、“探月工程”、“青藏鐵路”等成果舉世矚目、彪炳史冊?!邦A應力整體張拉結構關鍵技術創新與應用”項目在大會上被授予國家科技進步獎,代表了建筑科學技術領域的最高科研成果。
圖:貴陽奧林匹克體育中心體育場
大跨度鋼結構是體育博覽等大型公共建筑安全性、經濟性控制的核心技術。以索穹頂、弦支穹頂以及開口式所膜結構為代表的預應力整體張拉結構是國際公認的結構效率更高、跨越能力更強、節約鋼材可達60%以上的大跨度鋼結構體系。但是其核心技術實施受到嚴格的商業保密和專利保護,形成了國際壟斷,嚴重制約著該新型技術在我國的發展和應用。
中航工業規劃首席專家、總結構師葛家琪帶領他的團隊十幾年來始終如一,在該領域的高峰不斷攀巖。團隊的探索研究與實踐應用成果獲得了回報——提出了預應力張拉與承載全過程性能化設計方法,并通過系列新體系大比例模型力學性能試驗,揭示出該體系“彈性狀態-徑向索松弛-環索屈服-結構破壞”的多階段受力特性及破壞機理。國際上首次提出正常使用荷載彈性狀態、超使用荷載彈塑性狀態多階段的承載力設計指標和變形設計指標,保證了該新型結構彈塑性大變形全過程安全,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填補了國內外相關規范空白。
目前,技術成果已成功應用于河南藝術中心、貴陽奧體中心、伊金霍洛旗全民健身體育中心、蕪湖體育場、長春經濟開發區體育場、北京金融街F7/9項目、金沙遺址博物館、盤錦體育中心等國內外幾十項工程,徹底打破了歐美國家對預應力大跨度整體張拉結構長期的壟斷局面。
圖:預應力整體張拉結構關鍵技術創新與應用項目團隊成員
該項目團隊堅持產學研用合作創新發展,共同完成科研課題13項,新體系大比例模型試驗7項,工程項目15項,在此基礎上對理論方法、創新體系、新節點、新產品成果進行集成創新,形成了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全產業鏈成套技術,建成了世界首個大跨度弦支穹頂結構和國內首個大跨度索穹頂結構等幾十項工程,編制了我國首部《預應力鋼結構技術規程》,對我國預應力整體張拉結構領域作出開創性的貢獻。